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提案之窗 > 正文

关于对区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107号提案的答复函

作者: 来源: 日期:2014-7-21 12:41:25 人气:946  
王会林、张寒萍委员:

      你在区政协四届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加强龙湾区居家养老的提议》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目前,龙湾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约3.31万,占全区总人口的14.7%。近年来,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区积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持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2012年面对我区只有1家公办福利院,77家农村“星光老年之家”,没有一家社会养老服务组织的现状。面对市场养老服务组织和机制的空白,居家养老推进更是无从谈起。因为居家养老要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发放、社会组织的承接、养老商家网络的建立,专业队伍服务的上门、数字信息系统的应用及质量评估机制的建立等为前提,但是这些在2012年前的龙湾几乎都是空白。如何在未来几年搭建成系统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这个难题摆在龙湾区党委和政府的面前。

       2012年龙湾区实以“转、并、联”为主的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和民政综合改革为契机,以社区养老和居家服务捆绑的形式,依托社区平台,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网络,来推进整个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截至2013年底累计投入资金1500万元,成功规划并打造了29家具有“爱心食堂、老年电大、日间照料、文体娱乐”等功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率先完成和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的全覆盖和50%社区“爱心食堂”的覆盖率。

      2013年初面对部分社区中心运行难、管理混乱及发挥效应差等问题,我区深入调研,梳理问题,结合居家养老理念,引进“国瑞”“红景天”等专业养老服务公司为我区探索经验。经研究,最终我区决定以设立“爱心食堂”为突破口,解决村社融合问题,活跃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人气和氛围,实践也证明这个的措施是比较科学的,各社区在爱心食堂的建立,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积极性,各社区纷纷组建“居家养老照料服务协会”“夕阳红”“银龄互助”等助老组织,老年人实行排班轮岗的形式,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同时,“爱心食堂”有机土壤也带动了社会组织的发展,“爱心理发屋”“幸福驿站”“秦桥足浴”“幸福学堂”等也积极入驻各中心。社会力量以“服务输出、项目赞助、慈善捐赠”参与养老活跃。

      为了更好的引导和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发展和催化养老市场的形成,结合我区实际,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温龙委发〔2013〕57号)文件,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建设。《意见》包含五个配套文件:一是创建龙湾区“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企业(金融、国有)的资源优势、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通过“四位一体“机制,凝聚各方力量,推动我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发展。二是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分类管理和运行补助办法,分为五个星级,根据标准给予(≥6-20)万元创建经费和(≥2-8)每年运行保障经费。三是鼓励原星光老年之家等养老场所通过提升转型为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拓展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对通过验收的创建单位每家创建和今后每年运行经费参照《龙湾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分类管理和运行补助办法(试行)》中二星等级标准执行)。四是推进居家养老爱心食堂建设,每年给予食堂2-6万元运行补助。另外,凡是拥有龙湾区户籍且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提供的无偿、低偿、有偿等中餐服务,社区每年依据给特殊老人提供的就餐服务,可以申请获得政府就餐补助经费。五是推行龙湾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设立专门队伍或委托专业机构对申请对象其进行经济、身体等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发放(1200-4800/年)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补贴,享受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协议组织提供的服务。系列措施的出台保障了社区居家养老的长效运行,让龙湾养老突破了困境,找到了出路,开启了龙湾区社区居家养老新篇章。

       但是,这只是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起步,许多工作存在不足和缺陷,机制的不完善也实属难免,发展道路任重道远,随着老龄化的日益严峻和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今年以来,我区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阵地,积极推进各项养老工作建设,来完善和推进居家服务事业的发展。

一)深化推进,构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充分发挥领导联系、部门挂钩、企业结对、社会组织参与的“四位一体”机制作用,落实考核机制,继续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运用爱心食堂、老年电大、图书阅览、棋牌健身、文艺活动等场所,对接部门项目,结合传统节日,不断丰富和开展老年文体比赛、旅游等活动。另一方面,帮助各中心引入理发、足浴、医疗组织和社工、义工等项目,为老年人提供温馨服务,让老年人感受到家的关怀。另外,为使老年人享受“更便捷、更均等、更优质”的服务,2014年我局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需求一个建设一个”的发展原则,结合社区网络,科学布点、因地制宜规划功能,铺设20个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50%村建有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努力打造“15”分钟服务圈,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走入社区融入群体生活,消除“孤独感”,增强老年人和社会各界对居家养老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

(二)培育组织,筹建区级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把原民政福利计生大楼1100余平方米办公楼改造筹建为区级养老类社会组织孵化中心。计划先从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社工义工、老年文体、宣传媒体入手,实行组织评估机制,以场内、场外、流动孵化等多种形式,引进和孵化20家养老类社会组织和培训养老专业人才。通过2-3年孵化期培育组织,孵化后以项目委托或承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和,满足老年人多元化服务需求,来带动和催化养老服务市场的形成。目前已经完成图纸设计阶段,即将进入招标程序,预计今年10月中旬能正式投入使用。  

(三)提标扩面,稳步推进居家养老模式建设。2013托温州国瑞养老服务公司对60岁以上低保失能、半失能等老年人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分和养老服务模式,发放600—12000元/年的生活补助。目前政府购买服务对象161人,月补助约1.5万元。为进一步改善困难及特殊老年人生活质量,结合我区实际,今年将提标扩面,继续加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力度。一方面,扩大范围,今年在原来基础上年新增60万把年满60周岁以上的无工作单位残疾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和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纳入二类对象补助范围,把90岁以上高龄长寿老人纳入三类补贴对象。另一方面,提高政府现有对象购买服务补助标准:一类对象由100-400元/月全面统一提升至400元/月;二类对象由50元/月全面统一提升至100元/月;大力推进普惠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14年底年实现扩面至老年群体的3%以上。另外,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发放9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2014年需约发放90万余元。为保障服务质量,我区目前已经成功引进杭州巾帼西丽集团,6月即将入住我区开展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承接工作。(现政府购买服务一、二类对象共计161人,月补助金额约1.5万元,提标扩面后,建达到1100人,年补助100余万)。

    (四)探索机制,培养专业养老服务人才。 草拟了《关于建立龙湾区社区助老员队伍的实施意见》,按政府购买服务1:20的比例设置社区助老员岗位数量,以社区基本工资、公益岗位补贴、承接政府部门购买服务的方式落实每月2000元/月以上的工资待遇。积极推进养老护理员和家庭养护理员建设,今年分别计划培训100和850人。落实职称等级奖励待遇,稳定人才队伍。推进社工、义工、护工“三工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在养老服务中的积极作用,为养老服务提供专业人才补充。加快培育从事养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实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形成专业人员引领志愿者的联动工作机制。
   (五) 搭建平台,推进“智慧养老”工程建设。制定《龙湾区老年人信息和服务需求表》,采集全区老年人和服务需求信息并输入温州市为老服务信息平台,积极搭建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实行老人信息服务数字化管理,同时给享受政府购买服务及特殊老人配备带有紧急救助系统的呼叫终端或老人机提高服务效率。预计年内年底将投入使用。
   (六)强化宣传,营造社会养老良好氛围。通过“龙湾养老微博”、龙湾社区居家养老网站等,积极宣传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活动信息和爱老助老敬老文化,下一步将加大社会养老服务宣传力度,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形式,逐步转变老年人传统的养老观念。同时,开展“先进集体”“十佳助老组织”“十佳助老志愿者”等评比活动,提高义工志愿者队伍的积极性,壮大服务队伍,弘扬中华传统的敬老、爱老美德,扩大社会参,引导和鼓励子女与父母共同生活,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七)寻求发展,拟定养老发展规划和改革方案。重视对养老机构发展的远景规划,以年初制定的“六创六推六覆盖”为目标,继续完善《龙湾区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2014—2017年)》、《龙湾区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2014年度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推进我区养老服务业的改革和产业的发展。
      养老事业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过去,龙湾的养老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按照老龄化的趋势,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我们继续加大努力,也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为构建和谐幸福龙湾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感谢你对龙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支持。
 
                            龙湾区民政局(印章)
                              2014年6月5日
 
(签发人:沈永国 承办人:厉周华  联系电话:86968510)


    ©2019 王会林委员网上工作室 All Rights Resverd
    QQ:327612284   传真:0577-86906255   邮箱:whl8008@qq.com
    浙ICP备1303604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