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运用网络实施民主监督,目前虽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发展趋势明确。为确保政协委员运用网络实施民主监督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较好解决探索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好适应信息社会委员履职和民主监督创新发展需要,可在如下几个方面积极探索实践:
要鼓励委员与时俱进提高信息素质。在整个政协委员队伍中,网络达人和意见领袖比较稀有,政协委员中还有不少“网络文盲”,这种状况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有待快速改变。除了有赖于委员自身觉醒觉悟、时俱进地学习提高外,各级政协组织也应该有所作为。大数据时代,信息社会,我们民主监督的方式也应该顺应时代要求,进行创新。既要写提案建议、反映社情民意,也要通过微博、微信等现代技术手段发表观点、引导舆论。广州、南京等不少地方政协机关和界别组织,安排人民微博的专家给政协委员授课,有意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这些论述和实践,很有借鉴和推广意义。
要鼓励委员开设个人官方门户网站。鼓励更多委员利用先进网络平台更好履行政协职能,也是各级政协组织的自然选择和政策导向。除了利用各级政府、政协和社会组织搭建的官方门户网站外,还要鼓励委员积极使用社会提供的合法公共网络平台。和过去鼓励委员公布自己职务岗位、通信地址、联系电话同样,现在进入网络信息社会了,也要鼓励委员增加联系群众的便捷窗口,在网上开设委员专属的电子邮箱、网页、博客、论坛、空间、微博、微信、网上工作室。
要鼓励委员有效对接党政部门实施监督。委员在实施民主监督的过程中,要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和成效,还要主动、有效地进行对接,既要依托政协组织和党派界别的集体力量,也要依托其它监督部门的专门力量。实践证明,政协委员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如果能从单兵作战跨越到集体作战、协同作战,监督的效果和质量都会有效提高。可利用网络提供的桥梁纽带,把民主监督的意见建议及时传递给党委政府,利用好党政资源,主动纳入,既要有政协特色,又要融入监督体系,使单兵作战与协同作战融合起来。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形成民主监督与舆论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等相结合的立体监督体系,使民主监督职能不断延伸和扩展,形成监督合力。
要鼓励委员先行先试民生领域网络监督。政协委员依托网络平台履行三项职能、实施民主监督,还是初始阶段,不够成熟,需要循序渐进,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有所后,有所重、有所轻,不要急于全面铺开、齐头并进。对一些重大敏感问题,如国家宪法与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共各级党组织与各级国家机关制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遵守法纪、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等等,这些问题政治上比较敏感,政策性上难以把握,也不够专业和熟悉,作为政协委员来说,还是要慎言慎行,尤其是在网上。相比而言,民生领域的问题比较容易把握,即便有些差错也好纠正,而且网民更加关注。如生态环境保护,政风行风改进,社会不良风气,民生工程质量监督,涉及群众行路难、上学难、用电难、求医难等相对微观的问题。民主监督的客体具有广泛性,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层面的,初始阶段选择民生热点这个领域,待以后有经验和共识了,再以点带面推进其他领域,这是一种比较稳妥和务实的做法。
要鼓励委员成为先行先试网络监督标兵。从全国政协到各地政协,除了实名在网上开设窗口外,还有大量的委员网民,虽然没有公开自己的委员身份,但他们事实上已经把履职行为拓展到网上,并且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委员提案会在网上反馈、流转,改变传统的民主监督时效性滞后的毛病。对这些公开的、潜水的,点上的、面上的委员网上履职和民主监督实践,各级政协组织特别是政协领导和理论工作者,应该予以足够的关注、总结、提升和推广。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发现、培养、总结、宣传一批这方面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经验。要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带动,把点上的好经验变成面上的好做法。